黄花闺女的来历99%都不知道(全文)

来源:靓丽站 1.36W

黄花闺女的来历99%都不知道

古人常称未出嫁的女子为黄花闺女,那么,为何如此称呼呢?

“黄花闺女”一词的来历,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据传,南北朝刘宋时,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,貌美如花。

黄花闺女的来历99%都不知道(全文)

一日,她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小憩。恰逢梅花盛开,微风拂面,几瓣梅花恰巧掉在了寿阳公主的额头,衬得寿阳公主更加娇柔妩媚。从此,寿阳公主常摘几片梅花贴在前额,以助美观。渐渐地,宫女们也跟着仿效起来。

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十《时序部·十五·人日》引《杂五行书》: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,梅花落公主额上,成五出花,拂之不去。皇后留之,看得几时,经三日,洗之乃落。宫女奇其异,竟效之,今梅花妆是也。”

黄花闺女的来历99%都不知道

后来,“梅花妆”又进一步流传到民间,深受女子的喜爱,尤其是官宦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们。

由于梅花是有季节性的,所以人们设法寻找一些替代品,采集其它黄色的花粉,制成粉料,用以化妆。

黄花闺女的来历99%都不知道(全文) 第2张

人们把这种粉料叫做“花黄”或“额花”。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,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,慢慢地,“黄花闺女”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用称谓了。

事实上,从古代的一些诗辞歌赋中可见,贴花黄之风俗,早在北朝时就已经盛行。北朝民歌《木兰辞》中就有“对镜贴花黄”一句。“黄花”代表高洁的菊花,引申女子的贞节。

当然,关于贴花黄的风俗,还可以在其它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它的影子。南朝陈后主《采莲曲》一诗中有:“相催暗中起,妆前日已光。

随宜巧注口,薄落点花黄”;南朝梁陈间诗人徐陵《奉和咏舞诗》一诗中亦有:“主家能教舞,城中巧画妆。低鬟向绮席,举袖拂花黄”。

热门标签